社区版133期
 
报纸版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抽丝剥茧,还原内分泌疾病真相|记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欧翔

记者 秦璐

【人物名片】

欧翔,男,中共党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学专业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留学归国人员,2018年于南华大学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副主任医师。现担任湖南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和甲状腺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杂志编委。擅长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科研主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

 

  欧翔是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内分泌科第一个“博士后”医生。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邵挥戈表示,我们正在积极地推进内分泌学科的临床突破,不是要解决一般疾病,更要掌握高难度和罕见病的诊疗。所以,我们需要科研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加入以及科学研究的助力,让复杂疾病的临床诊疗通过科研探索实现早期发现。

 

临床与基础研究融合

开拓代谢性疾病诊治的新思路

  内分泌门诊,一名40岁的男性患者前来就诊,欧翔接诊。患者自述患有2型糖尿病8年,还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此次就诊是因为血糖升高又降不下来了。欧翔发现患者体型肥胖,体格检查显示身高187cm,体重102kg,体重指数(BMI)为29.17kg/m2(≥28kg/㎡为肥胖),血压为155/88mmHg(正常血压低于140/90mmHg)。欧翔与患者交谈,详细了解病史,得知他8年期间长期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并定期监测血糖,可还是因为血糖控制不佳而导致病情反复。

  “治疗糖尿病最主要目的就是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可这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除了糖尿病,他还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腹型肥胖,B超提示有脂肪肝。将这些病情串联起来,我们首先会想到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欧翔分析道。欧翔介绍,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约90%的2型糖尿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胰岛素抵抗问题,会直接影响血糖的控制效果。并且除了引起高血糖之外,胰岛素抵抗对人体的影响还有很多,比如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女性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这些统称为代谢综合征。

找到了“症结”,欧翔针对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并积极予以降糖、降脂、降压和改善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的病情好转,降糖效果显著,并且三个月内成功减重10kg,患者十分欣喜。

  欧翔表示,他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是关于代谢综合征方面的。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熊果酸调节胰岛素和亮氨酸刺激mTOR信号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mTOR途径调节异常可能导致一些代谢性疾病如肥胖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阻止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mTOR信号过度激活可为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功能紊乱提供有效的治疗策略。根据这一研究方向,欧翔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熊果酸对胰岛素和亮氨酸刺激mTOR信号的激活具有抑制作用,并提出“对mTOR活性的抑制可能是熊果酸防治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此研究为熊果酸应用于临床治疗代谢相关疾病作出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欧翔正在内分泌科门诊给患者看诊


以科研的思维

抽丝剥茧找到疾病的核心要素

  在内分泌科,欧翔负责参与内分泌相关的多学科会诊和院内大会诊。“在临床诊疗中,我一直运用科研的思维去学习和工作,受益良多。”欧翔表示,这种科研的思维能让我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然后抽丝剥茧地找到疾病的核心要素,再完善地去解决问题。

  上个月,欧翔参与了一名64岁女性患者的多学科会诊,患者自身患有多种复杂性疾病,入院的原因是反复出现恶心呕吐。但是,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患者血压偏低、血钠多次低于正常,心率偏慢,有怕冷、乏力不适。患者的管床医生首先考虑是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因为患者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但予以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后,症状并未得到明显缓解。于是,请求全院多学科会诊。欧翔作为内分泌科的专家,与其他学科专家一起详细查阅了患者的病例,并发现了一个“突破点”——患者因合并肺部肿瘤于近1年前开始行免疫治疗,体格检查提示有全身皮肤色素沉着,尤其是面部、手背部、指关节和腰裤带等部位明显。综合这些信息,欧翔脑海里下意识地出现了“ICPis”这个英文术语,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Pis)。会不会是ICPis带来的内分泌不良反应呢?随即,他将这个想法与其他专家进行交流,大家认为应该考虑这种可能。

  为了证实想法,欧翔建议患者完善皮质醇节律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功能和血电解质等相关检查,并在第一时间查看了患者的各项检验结果。结果显示,皮质醇测定(8:00):37.82nmol/l(正常值101.2-535.7n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30.40pg/ml(正常值7.2-63.3pg/ml);皮质醇测定(16:00):59.02nmol/L(正常值79-477.8n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38.40pg/ml(正常值7.2-63.3pg/ml);皮质醇(0:00): 40.79n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02.60pg/ml(正常值7.2-63.3pg/m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64pmol/l(正常值2.43-6.01pmol/l),游离甲状腺素<5.15pmol/l(正常值9.01-19.05pmol/l),促甲状腺素>100mIU/l(正常值0.35-4.94mIU/l)。欧翔解释,皮质醇分泌与肾上腺功能密切相关,皮质醇对于人身体的糖、蛋白质、脂肪、水、盐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应激状态也有重要作用,皮质醇分泌有昼夜节律变化。这些检查显示皮质醇水平降低,同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明显增高,考虑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多次查血电解质显示低钠血症,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则查出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数值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数值低于正常,但促甲状腺素数值比正常值明显升高,表明患者合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根据2020年发布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专家共识》,欧翔结合患者病史及反复出现的低血压、低钠血症,恶心、呕吐和皮肤色素沉着等病例特点,诊断患者为ICPis相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ICPis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在多学科讨论中获得其他专家的认可。明确诊断后,欧翔针对病症制定诊疗方案,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改善,精神状况好转。

  欧翔表示,在接受ICPis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是非常低的,且存在早期诊断困难。有文献报道仅15%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可在首诊时被正确诊断。此病例同时涉及到肾上腺、甲状腺两个内分泌腺实为罕见,若不能及时诊断并干预,可能发展为肾上腺危象或黏液性水肿昏迷而危及生命。

欧翔正在内分泌科病房查看病人的情况


 

内分泌科有天然的临床科研土壤

我们要做让病人获益的科研

  除了代谢综合征,欧翔还专注于糖尿病相关性大血管病变的研究,聊起科研工作,欧翔滔滔不绝:“在咱们内分泌科有天然的临床科研土壤,比如糖尿病相关性大血管病变的研究,有太多临床疑惑亟待解决,且我们需要紧跟国际最新科研进展,积极结合并实践,做让病人获益的科研。”

  当前,欧翔已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其中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分别为《Nrg-4通过ErbB4/JNK途径调控ABCA1表达对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和《Ang-1通过PI3K/Akt/LXRα途径调控ABCA1表达对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1项《神经调节蛋白 4 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研究》;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收录7篇,参编专著2部。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长沙中心医院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12161号